米博新闻 分类
电子报刊发布日期:2024-02-03 浏览次数:

  新闻事件:厨房、卫生间漏水,做个防水补漏被收天价费用,是消费纠纷还是违法犯罪?最高检日前发布的一个案例,给出了答案。

  据最高检官方社媒账号报道,杭州一住户因为卫生间墙体渗水,从网上找了家公司来做防水补漏。工人上门后,一种每斤228元的胶水用去了62斤,打折收费也要12000元。在派出所调解未果后,这家公司纠集多人尾随业主,还躺在业主车前碰瓷。

  经警方调查,认定这是一个以严某为首的恶势力团伙,以“防水补漏”为幌子通过强买强卖天价胶水牟利。经查,2021年5月至2022年9月,这个团伙共实施强迫交易犯罪28起,既遂数额20万余元。最终团伙头目严某被以强迫交易罪、寻衅滋事罪判处有期徒刑六年,罚金3万元,其他7名成员也被依法惩处。

  防水补漏“刺客”的套路,都是在网上发布低价、“专业”的防水补漏广告,还号称免费上门检测,不补不收费,引诱客户下单。施工人员上门后,装模作样“检测”一番后,表示只注入他们“专业”的胶水就可以轻松搞定。可一旦业主同意施工,分分钟就会倒进几十上百斤胶水,动辄要大几千上万元。如果业主因为不了解总价担心受骗不愿施工,那“免费上门检测”的承诺也不算了,怎么也得讨要几百“上门费”。

电子报刊

  遇到这样的防水“刺客”,人们往往求助无门。向网络平台投诉,平台最多关闭店铺、删除广告,并不会给用户赔偿;向市监部门投诉,这些流动作业的服务队基本上也没法监管;报警求助,警方一般会认为是消费纠纷,调解不成就建议通过法律途径解决;走法律途径,很多人没有精力起诉也没有把握胜诉:正是因为客户被骗后申冤难,骗子才越来越猖獗,乃至成行成市。

  从网络上用户的投诉看,防水补漏诈骗分子往往来自同一个省份的少数几个地区。这与电信诈骗、PS艳照敲诈、黑医院等骗局类似:一人通过此类手法“快速致富”后,往往会拉上亲戚朋友一起干,然后这种行当迅速在老乡群体中传播开来,形成了一种“地域特色经济”。这也严重影响了一些地方的口碑。

  对于这种愈演愈烈的新型诈骗手法,不能再等闲视之。北京、上海、杭州等地警方已经开始把这类骗局作为刑事案件进行处置。据浙江网警此前报道,2022年底,杭州市区两级公安机关联动收网,抓获此类案件犯罪嫌疑人11人,串并案件100起。北京、上海警方也以涉嫌诈骗罪、强迫交易罪等对一些犯罪嫌疑人采取了刑事强制措施。最高检报道这一案例后,各地警方都应该重视起来,遇到此类事件报警,不能再当做简单的消费纠纷予以“调解”,而应该第一时间考虑是否为诈骗犯罪。

  作为消费者,要擦亮眼睛,不要轻信网络小广告,更不要相信所谓“神奇”的“新产品”,居家遇到问题最好是找物业来处理,虽然看起来比网上的报价可能稍贵,但可以避免被骗付出高昂的代价。